《沈家楨居士演講集》- 學佛緣由 (第一講:五十年來尋答案)

4
點擊 2346
發表於 2017-05-14 10:27:39

《沈家楨居士演講集》- 學佛緣由 (第一講:五十年來尋答案)

轉貼自:http://ebooks.dila.edu.tw/books/n/ToWisdom_SJZ02

學佛緣由

忽然間我的腦子裡閃起一個問題:如果眼睛只是一種工具,那麼誰是使用這工具的主人呢?讓我再重複一下這個問題:誰是使用這眼睛工具的主人呢?

第一講:五十年來尋答案

親愛的朋友們:

我出生在中國以美麗城市之一見稱的杭州,這裡不但景色綺秀,也有不少歷史性的佛教勝蹟。

雖然生長在一個佛教的家庭裡,我所進的小學和初中都是基督教教會辦的。從進初中起,我每星期日都去做禮拜及參加讀經班。我對聖經很感興趣,對傳教士的工作,尤其是他們的醫療方面的努力和幫助窮人的精神,令我感動。

在初中時,我們有一課生物學,那老師很好。有一次上課的時候,他用一個彩色的眼睛模型,極詳細而又生動的說明眼球的結構和功能。最後他說:「現在你們可以明瞭,人的眼睛只是一個工具而已,它的效能會變的,工具用得久了,我們看的能力就會減退。」

忽然間我的腦子裡閃起一個問題:如果眼睛只是一種工具,那麼誰是使用這工具的主人呢?讓我再重複一下這個問題:誰是使用這眼睛工具的主人呢?

許多學童都會想到這種問題,可是當他們的父母或師長回答說:「傻孩子呀!那就是你呀!除了你還有誰在使用你的眼睛?」這問題往往到此就結束了。

只是極少數的人,會尋根挖底地追求這種問題的答案。愛因斯坦就是個傑出的例子,他對於當時最基本的宇宙真相的若干假設,有深切的懷疑。就因為他這種怪癖不妥協的脾氣,被學校退了學。但也就是因為這種追求真理堅持不息的勇氣,終於使他獲得了不朽的成就。他對人類的貢獻,是盡人皆知的,自不用我再來贅述。

我可沒有被學校退學。心中的疑問:誰是使用這眼睛工具的主人?雖然表面上被「就是你,還有誰在使用你的眼睛」答覆所掩伏,但這個問題仍然盤繞在我的心裡。

當我開始尋求這個問題的答案時,我曾在《聖經》裡求啟示,但結果使我失望,因為我並沒有在《聖經》裡找到任何資料可認為已接近這個問題的答案。

大概是初中三年級的時候,我把這個疑問請教了一位老師,他也是牧師。他很平靜的回答我:「孩子,上帝創造了你,你有眼睛是上帝的意旨,所以使用這眼睛的就是你。」

「但是,老師,什麼是我呢?這個身體嗎?心嗎?腦嗎?還是什麼呢?」

他說:「我的孩子,上帝的神秘是不允許查究的,你不要問了!做個好學生,照著《聖經》的教導做就對了。」

我們的談話就沒有再繼續下去。可是這疑問(誰是使用這眼睛工具的主人翁?)仍在我心中起伏。

當我讀完高中一年級的時候,我患了嚴重的支氣管炎,於是回到故鄉紹興去養病,和母親住在一起。

這時候,大概是我生平第一次領會到我母親的信仰和人生觀。她是一位極虔誠的佛教徒,但對佛經知道得不多。她的信心之堅、崇敬之誠,使人不敢相信。舉個例說:我四歲的時候,據說曾得過一次大病。我母親許了個願,如果我能痊癒,她要親自帶我到一座高山頂上的廟裡去還願。這廟很出名,可是名字我記不得了。那是一個嚴寒的冬天,我的病好了,母親決定去廟裡還願,經過五天的旅程抵達山下。那時大雪紛飛,堅冰封路,轎夫求我母親不要再前進,都說走到山頂是不可能的事。但我母親堅決的說:「即使天上下鐵,我們也得去!」

母親的虔誠和專志不移的個性,對我的影響如何,我不敢斷言。但在家養病的那半年中,由於母親的薰陶,使我大大地增強了對佛教的信念。母親特別信仰觀世音菩薩,他給我講了許多有關觀音菩薩的故事。後來我知道,「觀音」或「觀世音」都是印度梵文Avalokiteśvara的中文譯名。觀音在中國是以女身顯化,是大慈大悲的象徵,她又被稱頌為「施無畏者」。

我母親最喜愛的一首讚頌觀音菩薩的短偈,中間有兩句是:

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

從這偈子可以看出,由觀音所具體表現的覺者的慈悲,在人們心中所激起的信仰和虔敬,是何等廣大深刻!

自支氣管炎恢復健康之後,我對佛教的興趣日益增長。有一天,我們全家和不少親戚一起到一所寺廟裡去拜觀世音菩薩。這寺在約二百多呎高的山頂上。

上山時,三個頑皮的孩子,包括我在內,不願意跟著大人們走那比較平坦的大路,而要走山後的一條捷徑。我現在已記不清楚,是不是我出的這個好主意!走了約一半的路,不知怎的迷失了那條小徑,祇好開始在陡崖上攀爬上去。我們都只是十幾歲的孩子,這時已經疲累乏力,可是現在不能後退,因為往下爬遠比繼續向上來得艱難危險。

正在又絕望又後悔做錯了事的當兒,忽然覺得母親就在我身邊,用急促的聲調叫著我:「快唸觀世音啊!」驟然間不知從那裡來的一股力量,我的勇氣及信心又恢復過來,又好像母親就和我一同在唸觀世音,我繼續地往上爬昇。

我們三人到達山頂時,知道母親和其餘的人都還未到。走進廟堂,我面對著觀世音菩薩的莊嚴聖像,深深地受到感動,這是我第一次到那座廟裡。

當地的風氣,有很多人都到廟裡去求籤。所謂求籤,是跪在佛像前,搖動一個插著許多竹籤的圓筒,直到一根竹籤跳出圓筒為止。竹籤上刻有號碼,廟中管事按號碼找出寫有籤文的紙條,拿給求籤的人。

我猜想求籤的理論,是當一個人全部身心聚注於觀音菩薩時,就會產生一種力量,可以決定那根籤應該從筒子裡掉出來。

不管怎樣,那天我所求到的籤,確實使我大為驚奇,我想我後來一生所走的路線,曾受它深鉅的影響。

這籤詞我一直都忘不了,它是:

高危安可涉?平坦自延年!

守道當逢泰,風雲不偶然。

同年夏天,我開始在我父親的書房裡消磨時光,我還在為誰是使用眼睛工具的主人這個問題尋答案,同時也在追尋「誰是我?」

我父親所收藏的中文圖書相當多,其中有不少關於佛教的典籍。第一本我從書架上取下來的是叫做《楞嚴》的佛經。這書對於我的思想方式,起了重大的影響。

《楞嚴經》所載是釋迦牟尼佛的教義。佛陀生長在北印度,雖然他的時代遠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他對人的本性有極精微的分析。我初看《楞嚴經》時,覺得文奧義深,很是難懂,也並不認為它已經直接解答了我的疑問,可是我感覺出佛陀的教義可能會答覆我多年來的問題。同時,我開始不同意老師所說上帝的神秘是不允許查究的這句話,認為這決不是上帝的意旨,在《聖經》中也找不到有這樣的說法。

在《楞嚴經》的開端上,有一段佛陀講的話,論及尋找誰是我們自己的主人的原因和目的。這段話對我很有啟發,因此也使我瞭解到為什麼我對那問題覺得如此重要。佛說:先要知道自己究竟是誰,而後方能解決我們的問題。換句話說,如果對自己都弄不清楚,對自己的存在、行動和感覺的本因真相,都渾然不知不覺,那就不可能透視人生的真諦。

這段話大大的鼓勵了我,使我有勇氣繼續去查究我是什麼?誰是用眼睛的主人?

說到這裡,我想請問各位,你們可同意人的眼睛只是一件工具?

「工具」一辭在字典裡的解釋是,用來完成某一工作的器具。工具只是暫時用以達成某一目的的媒介。依照這個定義來說,人眼實在是一件極奇妙的工具。靠著眼睛我們才能看見世上許多美麗的事物,一般人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知識都是靠用了眼睛學習得來的。

然而,眼睛不是長存不變的,它會老化,會生病,甚至敗壞。人年紀老了,眼睛的功能會起明顯的衰退。

一個工具,往往可以因另加一個工具而改變或提高其功能,眼睛也不例外。只要加上一副眼鏡,就如我所戴的,眼睛的缺陷如近視、遠視等便可更正過來。加個望遠鏡,所能看到的距離就大大的增加;加個顯微鏡,則肉眼所不能看到的細菌或物質的分子,都能看得清楚。所以說人的眼睛只是一件工具,似乎已沒有再辯論的必要。

當我大學畢業時,我已深信,不僅眼睛是視覺的工具,耳也只是聽覺的工具,鼻是嗅覺的工具。由此類推,我所得的結論是:不僅感覺的器官是工具,皮膚也是觸覺工具;體內的一切臟腑皆是產生及供應能量給其他各種工具的工具;最後,腦子也是一種工具,它的功能是收集、貯存和分析一切資料,及發號施令,使人身上的各種工具行動。如果我們將這些工具都一一拆散,試問使用這些工具的主人究竟在那裡?簡言之,我遍找全身內外,找不到有身體的任何一部分可以說不是工具。你們各位能找出那一部分不是一種工具嗎?

我要強調一點:凡講到工具,必有使用這工具的主人,工具和主人是兩回事。工具是一件物質的東西,會有變化、腐壞,甚至於毀滅。可是工具的起變化以至於毀滅,並非即是使用此工具的主人的起變化及毀滅。同樣的推論,我們說人的身體可變,可以傷損,可以死亡,但我們卻沒有說明使用這身體工具的主人,這主人和身體工具應該也是兩回事,那麼到底誰是這主人呢?

近代科學和技術上的進步,更加深了我這個問題的意義。舉例來說:甲的心臟可以移植到乙的身體裡去,但這並沒有使乙變成甲,心臟移植僅是更換工具。甲以前用的一件工具──心臟,現在是由乙來使用了。

再舉個例來說:丙的腦子在汽車失事中受了損傷,因而失去了對過去的記憶,但他仍然能瞭解及記住現在對他講的話。他腦子的記憶力顯然是失去了一部分的功能,但這就等於是一個人的工具損壞了,所以現在用的是個效力較差的工具而已。用工具的主人,並沒有變,依然和以前一樣。

在上面兩個例子裡,顯見工具雖然可以更換或損壞,但用工具的主人並沒有改變。那麼究竟使用這些構成人體的各種工具的主人是誰呢?再以此刻的情形來講,是誰在用著耳朵工具聽我的話呢?

老實告訴各位,因為我沒有像愛因斯坦那樣的天才,五十年已經過去了,而我仍在尋求答案。今天我所能貢獻給各位的,也只是提出這個問題,也許由於你們的幫助,在下次聚晤時,我們可能共同找出這個問題的答案。

謝謝各位。

最近修改時間 : 2024-11-21 01: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