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的研究》二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淺談

8
點擊 4943
發表於 2017-05-15 13:22:48

《金剛經的研究》二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淺談

轉貼自:http://ebooks.dila.edu.tw/books/n/ToWisdom_SJZ01

二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淺談

楔子

當我在紐約僑聲電台講完二十五次「金剛經的研究」之後,我收到好幾位朋友的信,認為「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四相是《金剛經》中極重要的名詞,可是我卻沒有詳加解釋,輕輕帶過。希望我有機會再講的時侯,能先以此為題,加以申述。我很感激這幾位朋友的意見。

話從唐朝丞相問不空三藏法師說起

現在我先給各位講一個故事,聽完這個故事,看各位能得到什麼啟發?中國唐朝代宗皇帝時,佛法十分興盛,那時有一位國師名叫不空三藏。有一天,代宗和不空三藏在討論佛法,當時的寵臣內侍名叫魚朝恩,他對佛法已了解很多,也一同在座,談論之間,魚朝恩問國師:「佛說一切眾生都原有佛性,那麼無明從何而起?」不空三藏說:「你不配問這個問題?」魚朝恩聽了這句話之後大為不悅,可是在皇帝面前,不敢發作,只好忍著氣,滿臉氣憤,不空三藏緩緩的說:「無明即從此而起。」

各位,現在我想請問您們一個問題:如果有人問您「什麼叫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而您對他說:「你這個人不配問這個問題。」您看這個發問的人會怎麼樣?有的說「這個人會反問:為什麼我不配問這個問題?」有的說「這個人會怒形於色」,有的說「這個人會說:你說什麼?」總之,這個人生了氣,如果當時您很平靜的向他說:「朋友,這就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他也許會因此而恍然開悟,您的功德就無量無邊了。

再引述歌利王和忍辱修行人的故事

我再給各位講一個故事,這是佛陀在《金剛經》中講的。佛在過往世曾有一次是修忍辱的修行人,住在山洞裡修禪。那個地方的統治者名叫歌利王,歌利是殘暴的意思,歌利王則是因為他的殘暴而得名。有一天,歌利王帶了一批宮女到郊外遊玩,到了這位修行者所在的山上,他疲倦了,坐下來休息,不知不覺中睡著了。年輕的宮女們看到國王睡著了,就四處散去遊玩採花。其中有一位宮女發現山洞裡坐著一位修行人,她好奇地招呼姊妹們一起過去看修行人,並請修行人為她們說法。當大家正聽得出神時,歌利王找過來了。歌利王見她的宮女們正在聽一位青年的修行人講話,心中很生氣,就跑過去問修行人:「你是不是阿羅漢?」修行人答:「我不是。」國王再問:「那麼你是不是斯陀含?」。修行人答:「也不是。」歌利王聽後大聲責備:「你既然還沒有成正果,而且年輕就免不了有貪慾,你怎敢貪色,和我的宮女在一起?」修行人答:「我雖未斷欲結(有欲望的缺點),然心實無貪?」王曰:「胡說!仙人練氣,不食人間煙火,尚且有貪,而你正值盛年,敢說無貪?」修行人答:「見色不貪,並不要服氣食果,而是一心繫念於不淨、無常。」歌利王愈聽愈氣,厲聲呵斥:「你小看仙人,誹謗仙人,犯了大戒!」修行人說:「我是一個持忍辱戒的人,絕對不說謊。人誹謗我,我尚知忍辱,怎麼會去誹謗人呢?」歌利王說:「好一個持忍辱戒的人,讓我割下你的耳朵,看你能不能忍?」歌利王邊說邊抽出佩劍,擦擦兩聲,輕而易舉的割下修行人的兩個耳朵。只見這個修行人毫無反應,宮女們急得哀求歌利王:「大王,不要傷害聖人啊!」可是這個時候,歌利王已氣得無法控制自己,不但不聽勸阻,反而大聲的說:「我可看不出他是個聖人,我倒要看看他能忍多久?」說著揮動手中的利劍,在修行人身上亂砍,把修行人的鼻子手腳都砍下來,這時忽然天地變色,飛沙走石,原來是護法四大天王動怒了,灑下金剛沙。這一來,歌利王非常恐怖,趕緊跪下求修行人饒他,修行人說:「大王,我心中毫無瞋恨。今我發願,如我真實並無有一念的瞋恨者,令我此身平復如故。」修行人發了誓願後,不可思議的事發生了,那些被節節斬斷的手足耳鼻都還復如舊。修行人又發願:「願我成佛時,第一個先度大王。」這位修行人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世,而這位歌利王就是佛陀成佛後,去鹿野苑度五比丘中的第一位憍陳如的前身。

回過頭來看看《金剛經》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各位,現在讓我念一段《金剛經》的經文,以說明今天講這個故事的緣由。佛說:「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

各位,請記住這句經文:「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反過來講,如果生氣懷恨,即是著了我、人、眾生、壽者四相。換句話說,生氣動火,就是極明顯也是最容易犯的我、人、眾生、壽者的形相。是什麼人在生氣呀?是我,這是我相。生氣一定有個對象,這是人相。生氣是為了各種不同的緣由,這是眾生相。生了氣可以一天不吃飯,這是壽者相。

各位,請您想一想,您在這一生之中可曾生過氣?我自己呢?慚愧得很,我就生過好幾次的氣,有的甚至可以為一件極小的事而生氣。去年莊嚴寺的夏令營中,許多可愛的小朋友表演蘇東坡「八風吹不動,一屁過江來」的故事。有一天,蘇東坡自認在參禪方面有很大的收穫,遣僕人呈偈一首給對江的佛印禪師,禪師打開一看,「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禪師閱後在原紙上批了「放屁」兩字。僕人把信帶回給主人,蘇東坡一見禪師批了「放屁」兩個字,立刻過江去質問。蘇東坡之所以過江去和禪師算帳,表示他在生氣,所以雖然自以為八風吹不動,還是被一屁打過江去,這就是因為著了我、人、眾生、壽者四相。

當然生氣有輕有重,皺皺眉頭,心裡不高興也是生氣,這是輕的。可是,是誰在皺眉頭呀?是我在皺眉頭,即有我相。為了誰而皺眉頭呀?有了人相。是什麼原因在皺眉頭呀?乃是眾生相。皺了一秒鐘的眉頭叫壽者相。所以皺眉頭雖然是極輕微的生氣,也著了我、人、眾生、壽者四相。怒髮衝冠,拔槍相見,這是重的生氣。懷恨在心,尋求報復,這是更重的生氣,都一樣的著了我、人、眾生、壽者四相。

以上舉了幾個例子,希望各位對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有個粗淺的印象,現在就文字的意義做一簡單的說明:

經註中對四相的解釋很多,有深有淺,根據我有限的知識,以《圓覺經》中的經文為最深入,可是這部經是佛陀對大菩薩們講解的道理,對我們來講恐怕太深、不易瞭解,若好高騖遠,也許反而不易幫您修行,不過各位如果有興趣的話,不妨讀一讀《圓覺經》的〈淨諸業障菩薩品〉,可以對我、人、眾生、壽者(該經中譯壽者為壽命)的深度有一個印象。今天的題目是淺談,就照淺談而易於明瞭的意義來說明。

有人說:「人在一生中字眼用得最多的是「我」字。」這個結論正確與否,姑且不去管它,但每個人將「我」看得十分重要,則是事實。在座的可曾聽過陳綱居士在大覺寺的演講,他的題目就只一個「我」字。他將「我」的涵義發揮得淋漓盡致,美佛慧訊第二、第三期中曾刊登,各位不妨將這篇講詞拿出來看一看。

我相不僅是說有我的形相,也包括了表現在外的我的觀念、見解、情緒,凡一切由我為中心而產生的腦筋作用都是我相。所以,前面的例子中,生氣光火是我相,瞋恨也是我相。生氣瞋恨總有個對象,這對象就叫做人相。人相不一定是人,你對狗也可以生氣。再如一件事你老是做不好時,你說我真是恨死了,雖然你自己也不清楚到底是恨你自己呢?還是恨這件事?或者恨其他什麼的,這些也都是我相人相。如果對象不止一個,就成了眾生相。凡是有時間觀念的,即是壽者相。不論是多久,或者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或只是一剎那,都是壽者相。所以,有一次趙真覺居士用空間、時間來表明我、人、眾生、壽者四相,也有他獨到的見地。總之,我、人、眾生、壽者四相,實在包括了人生的一切,而這一切都是虛妄不實的,我們卻沉醉在這四相之中,跳不出來,把它認為實有,執著不放,一切煩惱痛苦都由此而生,一切無明流轉也由此而起。所以,佛陀在《金剛經》中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又說「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又說「以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即是「則名諸佛。」可見得這我、人、眾生、壽者四相不僅重要,而且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必經修行途徑,非將四相徹底破除,不得圓成佛道。

破除四相並不容易,今天我們是淺談,所以我只貢獻各位一點我自己的經驗,即是減少生氣,您氣生得愈少,對四相的執著也就愈少。至於怎樣方可減少生氣呢?要看每個人的宿業因緣,但有一個要訣,就是不要怨人。

各位不妨自己體驗一下,您如果在怨人或責備人的時候,是不是往往會生氣?而且可以因為生氣,就愈怨人愈責備人;而愈怨愈責備,氣就愈大。反之,責己往往會自己原諒自己,一下子就忘了,氣也生不起來。古人說「責己嚴而待人寬」確實是經驗之言,可以減少生氣瞋恨。從佛法的觀點講,就是可以減輕對我、人、眾生、壽者四相的執著,願各位得到受用,謝謝各位。

最近修改時間 : 2024-12-05 12:3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