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圓滿的修行勝緣——助念》三、助念問題解惑——智敏‧慧華金剛上師開示錄擇要(2-2)實修篇

5
點擊 1757
發表於 2018-03-02 15:04:45

《最圓滿的修行勝緣——助念》三、助念問題解惑——智敏‧慧華金剛上師開示錄擇要(2-2)實修篇

三、助念問題解惑——智敏‧慧華金剛上師開示錄擇要

(二)實修篇

問:請問師父,臨終助念與中陰身助念有何不同?

師:臨終助念最重要為引導臨終者眼所見、耳所聞、心所想無非極樂聖境,最好懸西方三聖像於臨終者之前,讓他看見,並虔誦阿彌陀佛聖號,使他耳聞,或是給予簡短開導,總之,要令他想到的無非是阿彌陀佛與切願往生。

臨終能否往生之關鍵,在於臨終者是否具深信、切願與力行。亦即:內心深信法界有極樂世界,可仗彌陀願力得以接引往生;切願惟求往生西方極樂,即使有其他再美好的世界亦不願去,因為十方佛剎,皆須淨業方能往生,惟有西方極樂世界,依阿彌陀佛因地(其時名為法藏比丘)所發大願,即使眾生宿業末淨,亦可仗彌陀願力帶業往生,至極樂世界修持,永不退轉,一生成証佛果。因此,娑婆世界有情對極樂世界應具深信與切願;此外,更應具足力行,在密乘行人,即為修持阿彌陀佛密法,顯宗行人,多為念持阿彌陀佛聖號。因此,助念者應將以上重點告知臨終者,使他堅定帶業亦能往生之信心與願力,並誘導、帶領臨終者,使他最後一念住於彌陀聖像、聖號與極樂世界,使他眼見、耳聞,心想莫不是西方聖境,則必能往生。

又臨終者是否能往生,助念者的願力亦很重要,若每一位助念團成員皆發願一定要令亡者往生,並將自己所有的功德皆迴向亡者,則亡者更容易往生。因為,宇宙最大的能量,即為吾人不染六塵,怨親平等的大悲願力,若能如是開導、如是發願,並令臨終者如是安住,則可令他不落中陰往生極樂。

但如臨終者懷疑不信,或者抗拒,則助念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未必能往生。所以,助念者除應開導臨終往生之要點,同時亦應該告知一旦落入中陰時的種種狀況,最重要者為中陰期間,諸佛將以文武百尊之形貌現前救度亡者,文武百尊的心中放射強烈光明,此時亡者心中無須害怕,應當勇敢投入強烈佛光中,就可蒙文武百尊接引到淨土。中陰身並無質礙色身,所以祇要心想投入佛光,就能蒙佛接引。但是亦須特別提醒臨終者,與強烈佛光同時並行顯現的,另有令亡者感覺樂於接受的六道輪迴之光,其光色較佛光模糊暗淡。由於亡者的輪迴習氣深重,使他很容易喜歡並依戀輪迴色光,若一旦為其吸引,則立即再度墮入輪迴,受苦無量。故應特別提醒亡者,決不可再受此輪迴色光之誘惑吸引,應投入文武百尊燦爛強烈佛光中。至於為曾經修習密法的行者臨終助念時,由於修密宗的行人往往在修持過程中,常有自性明點現前的經驗,助念時若修密行者尚未捨報,則可開導他自安住於本空本寂之體性,如是安住時,心變得十分敏銳,一旦臨終法性光明現前時,就可當下契入。

凡人在臨終捨報時,往往有種種痛苦,其中最大的痛苦就在於對世間的種種:如財產、恩愛、仇怨、父母、子女等割捨不下,如此就無法往生,故應開曉世間是幻,捨報時應慶幸此夢將醒,疾苦將除,將生於淨土,但仍持心如如不動,因為諸佛淨土亦體性如幻所顯,不可取捨,生實無生,亦無來去相可得,臨終時安住當體如如,本空本寂,就可契入法性淨土。對於顯密修持體性法門的行人,可作如上提示,使他契入臨終法性光明,不經中陰而成佛。

對於已落入中陰者,如在生修習密法,就可開導當文武百尊一一現前時,心住空寂,如幻化為一明點,契入聖尊心中,或是投入聖尊之光明中,即可匯歸淨土,對於未曾修密者,則往往祇見強烈光明顯現,而不見文武百尊,此時應開導此強烈光明就是佛光,祇要心想衝入佛光中,就可以隨佛往生淨土而不再輪迴。

中陰開導救度的方法雖然很簡易,但亦不是所有亡者都能藉此法門得度,如為惡業所牽纏,則雖然給予指導,卻往往在初七、二七日的「實相中陰」階段(一般由死後三天半至四天開始算起)亡者仍未得度,而遷延至更為險惡的「投生中陰」期。所以,最好能在過世後四十九日內,每日請家屬念誦開導「中陰救度密法」,因為家屬的呼喚聲,對亡者而言最為親切,祇要親人至心呼喚亡者,亡者就極易前來聆聽開導,家屬在此期間,應全家持咒或誦佛號,並應持守五戒、吃素,並廣做功德迴向亡者,因為此時亡者投生之地尚未決定,家人纖毫的善惡業,都會影響亡者的升墮,因此,更應在家中放一台念佛機,並且嚴持不殺生之戒。

至於所唸誦的「中陰救度密法」,本門所印的「夢幻生死」、「了生脫死」二書都屬之,可以用來開導中陰階段的亡者,尤其以「了生脫死」一書, 華藏祖師曾經開示最契中土根機,可在助念時贈予貧困之亡者家屬,告知唸誦的利益,並勸導家屬唸誦。

凡人無論在生有、死有、中有任何一種狀態,有一個確定不移、在任何情形下都能令我們獲得救度,而解脫生死輪迴束縛的法門,這個法門就是個住如如不動的體性,在生有時能如是安住,自然能破除我執,體性自然現前,在捨報時能安住本空本寂之不動心,則能自然契入法性光明,獲大成就;在中陰時能持自心不動,則能契入文武百尊佛光中而往生。亡者在中陰狀態,內心充滿驚恐與惶惑,四處飄蕩無依,並且有種種業力境界現前。此時,即使如蚊蟲細微之聲,亡者亦覺得如天雷巨響,這時,更應開導亡者應安住體性不動,無論中陰景象多麼可怕,即使有如千軍萬馬奔騰而來,或是男女交合,胎門現前,均不應為其迷惑,應了知為自心如夢如幻所顯,真實的身心安住於法界,遍滿於虛空,無形無相,既不受怖畏、刑罰與誘惑,亦無有愛憎,對一切現象應不取不捨,如如安住,寂然無念,則恐怖俱消,胎門自閉,當下契入不動體性。

蓮華生大士開示:亡者於中陰狀態時,若見到美妙的宮殿,應知為胎門所化現的虛妄幻象,倘若心生貪戀誤入其中,就會隨業輪迴,因此在中陰境界,無論見到任何美惡境界,都應持心安住體性,如如不動,不欣不厭,即使再美妙的境界亦不去,再怖畏的景象,亦不驚不怖。這個安住如如不動體性的法門,應該在生時就恆常修持。別等到中陰眾苦交逼時,雖然家人與助念者作種種開導,但是亡者身心受業風狂吹,往往亦無法安然聽受,如是因,如是果,業力絲毫無可逃避,十分可怕。因此,大眾平日就應時時練習驗心,例如:在夢境中或在觀看極恐怖,或者令人入戲的電視、電影時,應當下了知其如夢如幻而安住不動心,如果連觀戲時都不能保持自心不動,則在中陰境界親身經歷種種無盡怖畏,又如何能不為所轉?大眾應抓住每一分鐘安住於不動體性,時時返聞覺照自己的真心是否不動,若能時時心契本空本寂,則自然能放下我執。反之,如果眼所見、心所想、身所觸都不離我見,則我執堅固。惟有時時心住法界體性、本空本寂,或者於空性中起大悲力用,恆時持咒放光度生,住心於如幻利益有情,則我執逐漸淡薄,因緣成熟時,就可豁然契入大空體性。淨土宗的念佛法門亦是如此道理,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必然「能念的我」、「所念的佛」皆空,即為能所一如,花開見佛。所顯之佛,或為法身、或為報身,如果平日念佛住念於自性彌陀,則所開顯為體性之空寂,若念佛時恆住於彌陀聖像,則感阿彌陀聖像現前,現前之相貌與平日所見之畫像、塑像會有所不同,而是在大圓光中的各色光明裡顯現彌陀光蘊聖像,十分莊嚴、光耀殊勝,這就是念佛念到虔誠時所感見二種佛相現前:或為法性空寂光明之相;或為佛身莊嚴勝妙之相,更進,則現淨土無盡莊嚴。

釋尊曾於維摩詰經中開示:「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國土淨。」故知心若清淨不住、不染六塵,則光明淨土當下現前,即穢土而不異淨土,從初時短暫現前,乃至恆常現前,即娑婆而成淨土矣。

本門助念團助念的對象,大多為修顯宗淨土法門者或是一般學佛者,密宗行者較少,無論其修持深淺,都應當助他眼見、身聞、心想無非是彌陀與淨土,令他最後一念住於極樂佛土,則必能往生。

問:持彌陀名號與彌陀心咒之功德是否相同?

師:若僅口誦,功德並無差異;但因運心及發心層次不同,則功德即有很大的差異。若住於無量壽、無量光之體性光明,發心廣度法界一切眾生往生淨土,則功德甚大,若持誦時祇求自己往生則功德甚小。

問:亡者於病危臨終之時,能否開示他由頂門出去?或是帶領他做如此觀想?是否可以代他辦理皈依?

師:由頂門出去,修過密法的人會,沒有修密法的不會;唯心想去,就去了,亦可帶他做如此觀想。也可以帶他來方便皈依(指病危病在床上之人,非已過逝)帶他的照片,請皈依的師父為他灌頂,並且告訴他:你已皈依某某宗,以某某為上師,即使有一天你墮到地獄,只要坦誠告訴閻王,我是某某宗的弟子,我的法名是什麼?那閻王就不敢罰你,就會帶你到地藏王菩薩那兒去接受教化。

最近修改時間 : 2024-11-23 07: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