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 : 聽法具足耐心,終得成就
聽法確實需要一種耐心,倘若缺乏耐心,佛教奧義不可能輕而易舉地明瞭。
有些地方有些人誤以為,學佛只是受個皈依,得個灌頂,做個加持,念點咒語,平時打打坐,或是參加幾次法會就萬事大吉,以為自己已經是標準的佛教徒了。當然,我們也不否認這些人的佛教徒身份,但以上所列都只是佛教的表面形式而已。真正要探知佛教堂奧,必須經過深入細緻地系統學習,至少也要學習十幾部經典或論典,這樣才能對佛教的脈絡有一個大致的瞭解。
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時可能會有明顯的收穫,有時收穫則不是那麼顯著,但只要持之以恆,久而久之肯定會對自己的相續有所幫助。即使你沒有天翻地覆的改變,或者是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在我們無法見到的相續當中,也一定會種下善根。就如《楞嚴經》所說:“一歷耳根,永為道種。”即僅僅聽聞一次佛法,在自己相續的阿賴耶識當中,也會種下永久的善根。一旦因緣具足,一定會開花結果。所以,哪怕只是聽聞一節課的功德,也絲毫不可能耗盡。關於這一點,懂得因果不虛規律的人應該會明白。
我們在學習佛法的時候,一定要有一種長期的恒心,要堅持到底。如果沒有耐心、缺乏堅持,就不能成功。我們中的有些人可能會偶爾學一點,但就是不能堅持。以此為緣起,很多事情到了中途,就會因為時間或其它原因,而變得斷斷續續,最後不能善始善終,這是非常遺憾的。所以,無論如何,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下定決心,並信守承諾,以此決心和承諾,來作為對自己的一種壓力。
我看到西方的一些學者或修行人卻與此相反,剛開始會躊躇再三,反復掂量,不會隨便答應。一旦認可之後,就會全然接受,且不容易退轉,不會因為某種原因就輕易半途而廢。
當然,也並非所有西方人的心態都那麼穩重,但比較而言,總體來說,西方人比大多數東方人穩重一些。我看到過一些學者,或大學裡面學習藏文的研究者,大都是在十幾二十年,或二、三十年,甚至四、五十年,六、七十年對某個專業始終如一、持之以恆地堅持學習與研究,從未間斷或放棄,這種專注力是很重要的。
我們在聽一部經典,比如聽《維摩詰經》的過程中,也可以觀察自己的心態是否穩固。就像龍猛菩薩在《親友書》中講到的:上等者的誓言就像石頭上刻的文字,非常牢固,一般無法脫落;中等者的誓言,就像土粉裡面劃的文字一樣,如果沒有遇到大風大浪,一般會保留一段時間;一般凡夫的誓言,就像水裡的花紋一樣,漣漪此起彼伏,很快消失無跡。
--恭錄自索達吉堪布傳講《維摩詰經》第5課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125988927445844&id=491235720921181
最近修改時間 : 2024-11-18 03: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