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所謂的開悟,其實有三個方面
我們所謂的開悟,其實有三個方面。
第一個,通過聞思而開悟。比如你參加一些辯論、經常研討、聽聞上師對中觀的剖析,然後自己反反復復地思考、思維、抉擇,最後自相續當中生起中觀應成派無生的、遠離四邊八戲的一種境界,這是聞思派的一種證悟方法。
有些大德學習中觀、學習因明,完全是依靠自己的智慧來進行抉擇,最後生起不可退轉的定解,歷代大德當中也有這樣的。
現在我們一些聞思派,也就是說初學派,他完全是憑自己的智慧,這一點特別適合我們現在有些學術界的人。
因為學術界的人呢,他有一種理性的智慧,不太承認感性,尤其西方的思維方式比較適合他們,他們什麼事情都要問為什麼,「為什麼這樣?為什麼不能?」你們去了西方就知道,什麼事情都是為什麼、為什麼,最後都很累。
如果讓我回答他們,你天天問為什麼、為什麼,那你為什麼這樣?為什麼?像這種通過聞思,完全依靠智慧來抉擇,「為什麼?為什麼?」最後「為什麼」就沒有了,證悟了,有這樣的。這是第一種開悟方法。
還有一種叫竅訣修行派。像我們東方的一些大圓滿、大手印,其實這些都是比較相同的;漢地的話,禪宗也是按照竅訣來修行的。
藏傳佛教當中,有各自不同的名稱:我們寧瑪派叫大圓滿;薩迦派叫輪涅無二的境界;格魯派經常講大中觀;噶舉派叫大手印;覺囊派叫不壞明點。禪宗的話,則經常講明心見性,等等。
這種完全是依靠上師親傳的竅訣來獲得證悟,是一種實修,它不需要經過很長時間的聞思、辯論、天天都是為什麼、為什麼,不需要的。
得到竅訣以後,自己安住,自己尋找內心,觀察的過程當中自然而然覺悟。
第三種證悟方式叫《加持融入》,
也就是並沒有得到很多竅訣,
也沒有經過長期的聞思,
完全憑自己的信心,
《一心一意祈禱自己的本傳上師‼️》
就像我們上師如意寶,以前祈禱麥彭仁波切,《直指心性》讀讀讀……讀了一萬遍的時候就已經開悟了。
很多的上師,尤其我們寧瑪巴的很多上師,就是《一味地祈禱自己的上師‼️》
他們也可能得到過上師的竅訣,《但並不是以實修竅訣為主‼️》
像中觀的話,完全是一種理論的開悟。
祈禱加持入心的這種,實際上《完全是憑自己的信心進行祈禱‼️》
《最後上師的加持跟弟子的信心融入一體的時候,突然就會有一種開悟‼️》
《這完全是因為經常對上師祈禱‼️》
在藏傳佛教當中確實有這麼一派,包括全知無垢光尊者、智悲光尊者,托噶如意寶和上師如意寶的這個傳承當中也有,以及藏傳佛教其他的一些教派當中也有。
蓮花生大士在有關教言當中也說:我的弟子們不僅要聞思修行,
《更重要的是通過對上師的祈禱而證悟‼️》這樣的現象非常多的‼️
所以,我們現在講到的這個中觀,學習中觀的剖析方法,也會認識本性。認識本性是每個人都可以的。
但我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應該還要學會祈禱,學會念誦。
《除了理論以外,還有一種通過加持、通過信心來得到覺悟的。》
否則完全像西方派的一些……你們有些可能到西方留學過,或者受西方的一些影響,全是思考、辨別、辨析,這樣推理的話,短短的人生當中,《很難通達中觀的教義‼️》
對於中觀的有些教義,當然一方面我們要分析,尤其是在年輕的時候,分析、剖析、智慧觀察,這個很重要;
《但更重要呢,就是對上師、對本傳的祈禱‼️》
還有,以前得過的大圓滿也好,一些密法也好,中觀的一些菩提心和空性的修法也好,要依靠這些竅訣來實修。
當然,剛開始實修的時候,你的心要靜下來很困難,實修到了一定的時候,才可以入於狀態。如果入了狀態的話,在實修的狀態當中也不願意出來,這也是一種必然規律。
所以,我們學中觀的過程當中,希望大家還是要努力,否則的話,天天都是散亂。

友站連結 : 集氣光明心燈 天一網路電視台 智慧佛教電視台 中華佛教居士會 全球助念室 寶篋印祈福網 世界和平吉祥塔 佛光山 中臺禪寺 慈濟全球資訊網 法鼓山 靈鷲山 靈泉禪寺
圓光禪寺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 中國宗教學術網 中華宗教文化交流網 佛教在線 諾那‧華藏精舍 全球助念網 中國佛教會 香光尼眾佛學院 世界佛教僧伽會 佛教弘誓學院 福嚴佛學院 圓光佛學院 MWR世界宗教博物館 香光寺 勸化堂 靈泉禪寺 慧日講堂 光德寺
台灣靈嚴山寺 元亨寺 西蓮淨苑 十方禪林 慈光寺 文殊講堂 大慈佛社 海明禪寺 清明寺
金龍禪寺 佛陀紀念館 佛陀教育基金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