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必須重視“緣起”
一切諸法(有為法),皆因種種條件(即因緣)和合而成立,此理稱為緣起。顯密教法中的修行人都非常注重緣起,一些或善或劣的緣起,是善知識們觀察與所化眾生因緣是否成熟,展開種種利生事業的時機是否到來的關鍵所在。下面是諸傳承上師分享的幾則有關緣起的公案:
◎法王如意寶的示現
法王如意寶在1993年極樂法會上,親口宣講了自己的一個緣起,是當年他帶領一萬餘藏人到漢地五臺山時發生的,法王老人家是這樣開示的:“在五臺山大家一同為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念誦了大量《普賢行願品》。在這期間,有一天,正當大眾念誦《普賢行願品》的時候,我觀察緣起。當時大眾在塔院寺念誦《普賢行願品》,法座安放在寺院裡,我走到法座邊上,左腳踏上法座的梯子時,大眾正在念“於諸惑業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在我上了法座的同時,剛好碰上念“猶如蓮花不著水,日月經行不滯空”,從這裡就形成了即使在五濁惡世期間利生事業也像日月不滯空那樣無礙成就的圓滿緣起。”
◎索達吉堪布的示現
公案1:
仁波切陪同法王朝拜五臺山之前,法王讓仁波切提前去打前站,並囑咐仁波切觀察一下仁波切日後在漢地弘揚大圓滿的情況會如何。仁波切到達時,剛從班車上下來,前來迎接的五臺山的一位師父,一見面就對仁波切說:告訴您一個好消息,大白塔前幾天放光了!仁波切很淡定地問了一句:還會再放光嗎?這位師父說:當然會了,因為文殊菩薩的化身來了。結果,當晚大白塔再次長時間大放光芒,塔身變成透明。根據法王讓仁波切觀察緣起的囑咐,當時大家覺得,以此緣起預示著仁波切在漢地弘揚大圓滿的情況將會非常圓滿,後來事實證明確實如此。
公案2:
仁波切陪同法王朝拜五臺山時,帶領幾位師父打前站、先行上山。在山路上由於前方路況不好,大家就暫時停車等待。仁波切下車後,看到車後面站著一位當地的年輕山民,一手拿一束山花、一手拿著斧頭和繩子。仁波切就請他過來,和他聊起家常。後來車要開了,山民把手裡的鮮花送給仁波切,就離開了。仁波切拿著花正要低頭去聞,一位師父趕緊過來阻攔:上師您不能聞,山上的花很多都是有毒的,不知道這是什麼花,聞了以後萬一中毒出問題怎麼辦……仁波切沒有回答,仍然聞了鮮花然後就上車了。在車上,仁波切摘下一朵花放在嘴裡吃了,並對大家開示說:這種花是法王如意寶親自認定的,叫文殊花,與之結緣者都將得到解脫。我平時腦子基本上始終處於非常明晰的狀態,但剛才那位山民和我談話時,我的腦子突然一下子空白了、沒有思維了,他應該是文殊菩薩化身的顯現。開示之後仁波切把文殊花分給同行的所有人,唯獨沒有分給阻攔他聞花的那位師父。那位師父非常懊悔,後來朝拜結束再次途徑這個地點時,他特意下車猛力磕頭懺悔。
(上述兩段公案整理自菩提學會生西法師輔導錄音)
◎米拉日巴尊者的公案
米拉日巴尊者前往南岩地方尋找和拜見他的上師瑪爾巴尊者時,並不認識上師。後來他在一個路口遇到示現為農夫形象的瑪爾巴上師時,不知道這就是自己要尋找的上師,並向他打聽上師的下落。瑪爾巴上師當時沒告訴他真相,只是說:我可以把你介紹給瑪爾巴,你先來幫我耕這塊地吧。然後遞給他滿滿一瓶酒就走了。米拉日巴尊者毫不猶豫地把酒一飲而盡,把地全部耕完。後來他依止上師獲得了即身成就。索達吉堪布對此開示:剛見面時,他喝光了所有的酒、耕完了全部的地,這預示著日後上師所有的灌頂與竅訣會以滿瓶傾瀉的方式毫無保留地全盤傳授給他。(米拉日巴尊者依止上師期間還有很多緣起方面的示現,詳見《前行廣釋》和《米拉如巴尊者傳》)
歷代大成就者示現緣起的公案不計其數,以上僅僅是滄海一粟。
顯密教法均非常重視緣起,每當重大事情發生之前,善知識們都會善觀緣起。
並非萬法本體空無自性就不用重視緣起,相反,正是因為世間萬法都是顯空雙運的,所以名言中的緣起法,一定要重視,因為我們必須借助這樣的緣起來修行。
如果緣起善妙,將會給自他修行帶來增上的順緣;如果破壞緣起,修行中將會相應出現障礙。上面引用的索達吉堪布公案2中的那位師父,就示現了破壞善妙緣起的過患。
因此,作為弟子,為了上師弘法利生事業更加廣大、圓滿、無礙,為了令更多眾生獲得法益,同時也為了自己依止上師迅速積資淨障、修行增上,應該特別重視依靠上師這個殊勝對境創造善妙緣起。在上師面前,我們身語意三門都應緣善妙緣起而作,盡量不要有點滴破壞緣起的想法和行為。腦子裡應當始終有這根弦。
來源:大圓滿智悲光
友站連結 : 集氣光明心燈 天一網路電視台 智慧佛教電視台 中華佛教居士會 全球助念室 寶篋印祈福網 世界和平吉祥塔 佛光山 中臺禪寺 慈濟全球資訊網 法鼓山 靈鷲山 靈泉禪寺
圓光禪寺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 中國宗教學術網 中華宗教文化交流網 佛教在線 諾那‧華藏精舍 全球助念網 中國佛教會 香光尼眾佛學院 世界佛教僧伽會 佛教弘誓學院 福嚴佛學院 圓光佛學院 MWR世界宗教博物館 香光寺 勸化堂 靈泉禪寺 慧日講堂 光德寺
台灣靈嚴山寺 元亨寺 西蓮淨苑 十方禪林 慈光寺 文殊講堂 大慈佛社 海明禪寺 清明寺
金龍禪寺 佛陀紀念館 佛陀教育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