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的世界》- 禪與人生 一、什麼是人生
轉貼自:聖嚴法師 – 法鼓全集
http://ddc.shengyen.org/pc.htm
禪與人生
非常感謝《中華日報》的邀請,及臺南民眾的熱烈支持,前來捧場。許多人透過媒體,知道花蓮有個證嚴,而不曉得臺北法鼓山有個聖嚴,還有人以為是同一個人。倘使今晚大家真是因為搞錯而來,那我真要說聲抱歉。
一、什麼是人生
人生是苦樂憂喜,人生是悲歡離合,人生是成敗得失,人生是生老病死,人生是富貴貧賤,人生是善惡是非……除了上述六項外,尚有許多名詞可說明人生。今日且以佛教觀點來透視人生。
(一)人生是苦樂憂喜
佛家講人生是苦,一般人卻講求歡樂。歡樂是事實,但為時短暫。享受之前要歷經苦,享受之後還是苦,因此許多事僅見中間一點是樂,前後兩端仍是苦。
憂是憂慮、憂愁,對未發生的事先憂,發生後,未有結果亦憂。喜與憂就如樂與苦,喜是短暫,憂仍較長。佛法對人生的解釋如此。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可見喜少憂多。人生常憂慮,即或要「走」時還是免不了擔心。擔心不知何往,擔心子孫禍福,更擔心以後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二)人生是悲歡離合
喜家族團圓,悲生離死別。夫妻在談戀愛時是苦是樂?小說家以「苦酒」比喻戀愛,可見愛中仍是有苦,婚後仍免不了時苦時樂。
以我個人而言,也是勸合不勸離,贊成合不贊成離。我雖出家,但我主張在家人既已結婚,就不要分離。
(三)人生是成敗得失
凡人得到的,不會認為已經夠多;付出一點點,卻感到付出很多,人大抵如此。俗話說「忘恩負義」,話雖毒,不失為寫照。有些人有了一點成就,就認為全是自己的努力成果,絲毫未想到,別人也同樣有所付出。
(四)人生是生老病死
生老病死是一生必經的過程,沒有人能避免,人都不希望死,卻非死不可。相反的,人都希望別人祝自己長壽健康,卻沒想到長壽健康是有條件的。
(五)人生是富貴貧賤
過去光腳上學讀書十分普遍。如今誰還光腳?因此今天大家都稱得上富貴中人,不屬富貴,怎有時間來聽法師說「禪與人生」?(掌聲)
貧賤與富貴無法常保。富久了自會懈怠,富過三代者必是不多;貧家反能出現偉大人物,但往後又不過三代。富貴只是曇花一現,如果人人皆富貴,就無貧賤一詞,也無富貴一詞了。因此,如知處貧賤,就要加倍努力;如知處富貴,更應保持警覺。
人的一生過程,不離成敗得失中打轉,失敗可說是一種鍛鍊。拿今晚來說,不要以為有許多人來聽講,就是聖嚴的成功,事實上,成功的是《中華日報》,大家都是看《中華日報》而來;若是上了大當,我講不好,大家要罵,不要罵我,要罵就罵《中華日報》!(哄堂大笑)
凡人得到的,不會認為已經夠多;付出一點點,卻感到付出很多,人大抵如此。俗話說「忘恩負義」,話雖毒,不失為寫照。有些人有了一點成就,就認為全是自己的努力成果,絲毫未想到,別人也同樣有所付出。
(四)人生是生老病死
生老病死是一生必經的過程,沒有人能避免,人都不希望死,卻非死不可。相反的,人都希望別人祝自己長壽健康,卻沒想到長壽健康是有條件的。
(五)人生是富貴貧賤
過去光腳上學讀書十分普遍。如今誰還光腳?因此今天大家都稱得上富貴中人,不屬富貴,怎有時間來聽法師說「禪與人生」?(掌聲)
貧賤與富貴無法常保。富久了自會懈怠,富過三代者必是不多;貧家反能出現偉大人物,但往後又不過三代。富貴只是曇花一現,如果人人皆富貴,就無貧賤一詞,也無富貴一詞了。因此,如知處貧賤,就要加倍努力;如知處富貴,更應保持警覺。
(六)人生是善惡是非
善惡是非,是否有一定標準?善惡全是以是否「對人有利」而定,非以個人標準衡量。人常不以為己惡,甚至做了強盜也不承認是壞人。是以善惡應以社會的共同標準作定則,以多數人的需求為依歸。
佛教徒當常反省,藉以發現自己的缺失。上述人生的特徵,要能瞭解,否則苦不堪言。


友站連結 : 集氣光明心燈 天一網路電視台 智慧佛教電視台 中華佛教居士會 全球助念室 寶篋印祈福網 世界和平吉祥塔 佛光山 中臺禪寺 慈濟全球資訊網 法鼓山 靈鷲山 靈泉禪寺
圓光禪寺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 中國宗教學術網 中華宗教文化交流網 佛教在線 諾那‧華藏精舍 全球助念網 中國佛教會 香光尼眾佛學院 世界佛教僧伽會 佛教弘誓學院 福嚴佛學院 圓光佛學院 MWR世界宗教博物館 香光寺 勸化堂 靈泉禪寺 慧日講堂 光德寺
台灣靈嚴山寺 元亨寺 西蓮淨苑 十方禪林 慈光寺 文殊講堂 大慈佛社 海明禪寺 清明寺
金龍禪寺 佛陀紀念館 佛陀教育基金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