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的世界》-生命的圓融 (四) 如何完成生命的圓融

0
點擊 1373
發表於 2018-10-24 15:26:37

《禪的世界》-生命的圓融 (四) 如何完成生命的圓融

轉貼自:聖嚴法師–法鼓全集

http://ddc.shengyen.org/pc.htm

生命的圓融

四、如何完成生命的圓融

(一)以教育來促成

首先理解到,人為了自利,必先利人;為了求得他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學著尊重他人。再從對於人的尊重而擴大到對於生命的尊重,儒家所謂:「由親親而仁民,由仁民而愛物。」便是以平等的心態來接納他人,乃至接納有情無情的一切生命。

佛教戒殺放生的慈悲精神,即以平等心對待一切的生命,復以空、無相、無願來引導慈悲濟世的方向。這些都得從教育的薰陶著手,從小智而進步成大智。故就佛法而言,想獲得智慧,須經聞、思、修的三個層次,而使眾生的生命,趨向於圓滿的境地,接受從他而得和自我開發的教育。

從古至今,許多的大哲學家和宗教家,都在教育人類如何地完成自己的生命。生命有個人的、社會的、歷史的、宇宙全體的以及圓融無礙的不同等級。也就是從自私自利的生命,可因教育的設施而昇華為與社會、歷史、宇宙全體的生命。

佛法雖說眾生皆有佛性,人皆可以成佛,但卻不能缺少良師益友所謂善知識的誘導,也就是教育的功用,使人從無知,而知分辨邪知、淺知、正知、深知的不同。

比如:一般偏激的宗教徒們,認為逼殺異端可以升天;一般的人認為猛獸、毒蛇等全部該殺,因為牠們會傷人吃人。這便是邪知及淺知。若依佛法的立場,雖是邪見者,終究也有成佛的一天,雖是毒蛇猛獸,也有其求生存的權利。如果站在平等的立場看生命,則每個生命都該受到尊重。若想使人知道並認同這種正見,當以教育著手。

在佛教的高僧傳記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大修行人,都不畏虎、狼、獅子等野獸,那些兇猛異常的動物都變成他們的朋友。為什麼呢?因為大修行人都有一顆慈悲心,而且也沒有以自我為環境的中心,就因為他們「無我」,所以當他們看到任何東西時,就像鏡面的反映,只有被他們所看到的東西,而沒有覺得「我」看到了東西。因此兇猛的野獸也視其如同類而親近他們。

這種事,乍聽起來好像神話,當然,對一般人來說,是不可能發生的事,因為他們有強烈的「我執」,不僅和異類之間是對立的,和另一個人之間也是對立的,乃至同一個人的心與身之間也是矛盾的,所以總有一些摩擦,而不能相安無

事。

從教育可以讓人理解到,此一生命和彼一生命之間,都應該互相尊重。倘若我們能夠尊重其他的生命,那些生命至少可以不畏懼我們,如果不尊重他們,並且隨時可能傷害他們,他們為了自衞,當然會把我們當作敵人。儒家所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是先將親人視同自身的骨肉,再將一切人視同自己的親人,然後更將一切生物視同自己的家人,而給予照顧。

一般人最多能視親人如自己,唯世間聖者能夠視物如己。所以人類的暴戾之氣,雖可藉教育來矯正,卻不能說僅從知識上的瞭解和接受,就表示事實上可以改正。從古至今,很多的讀書人,仁義道德能說能寫,但他們自己,往往又被他人譏為「文人無行」或「眼高手低」。所以除了知識的教育,尚須更進一步,從事身口意三種行為的實際修持。

(二)以修持來完成

此所謂的修持,不外戒定慧三無漏學,以戒為基礎,以定為過程,以慧為目標。此中的定學是先從差別的散心,至集中心,再至統一心。當達到統一心時,不僅是知識上的懂得物我一體是什麼,也會親自體驗到物我一體的境界是什麼。那時便會感到生命的整體性是不可分割的;生命的內涵是充塞於宇宙而無限圓滿的;生命的存在是究竟圓熟的;生命的活動是圓通無礙的。那便是差別相的大融合。

上面提到的生命裡如缺少體驗,則知識和生命是無法相結合的,因此須從體驗來達到「生命圓融」的目的。體驗必須要有方法,或許有些同學知道,我指導禪的修行方法,已有好幾年了,所謂禪的修行方法,本來是不歷層次而頓超直入的,可是對於初步修行的人,還得先由觀想入手。

第一步是把散亂心變成集中心,再從集中心而達到統一心。然後將此統一心粉碎,即成無心,便是禪境。此處的心的意思,是念頭和思想的代名。我們平常所謂的心,經常都在想東想西,故喻如「心猿意馬」,念念不停止。因此要用方法將之導入軌道,便是由散亂的變成集中的,從集中的進一步成統一的。

從散亂變成集中以後,你的念頭轉過來會支持你在方法上精進努力,使你牢牢地掌握住自己所用的方法。從集中到統一,即已從念頭單一化的連續,而變成了無限深廣。如果,從前念到後念,綿綿不斷,稱為「念頭成串」,這是時間的統一;若再從成了串的情況,變為深廣無限,便是空間的統一。時空統一之時,即會體驗到物我一體、內外一體、自他平等、天人合一的心境了。

達到這程度以後,生命是整體的,是不可分割的,它的內涵是充塞於時間和空間的。但此仍在大我的層次,若能更進一步,大地落沈,虛空粉碎,才是生命的究竟極致,圓融無礙。

(一九八四年十月十六日講於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東方哲學社)

最近修改時間 : 2024-11-24 06: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