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的世界》-提昇人品的佛教 (二) 佛教是正信,不是迷信 (2) 正信的佛教必具永恆性、普遍性、必然性
轉貼自:聖嚴法師–法鼓全集
http://ddc.shengyen.org/pc.htm
提昇人品的佛教
二、佛教是正信,不是迷信
(二)正信的佛教必具永恆性、普遍性、必然性
許多宗教,許多道理,只能在某一時段的某一地域受人信仰、受人重視,一旦換了地方,過了時日,便煙消雲散,被人遺忘了。
佛教則不然,自從二千五百數十年前的釋迦牟尼佛創教開始,直到現在,仍能普遍地受到九億多人口的信仰和皈敬,那表示佛教是有持久性的。
人人所熟悉的觀世音菩薩,並不是出生於地球上的歷史人物,乃是釋迦牟尼佛在佛經中介紹給我們的,是一位「千處祈求千處應」的大菩薩。宣揚彌陀淨土的經典中說觀音菩薩是西方三聖之一,似乎必然是在西方極樂世界了。實則,觀音菩薩是不受國界及時間限制的,他是遍於時空而又不佔時空的存在。
不論何處何時,只要有人持誦觀音菩薩聖號,修行觀音菩薩法門,必定獲得觀音菩薩的慈悲感應。這從信仰的立場來看,就是永久性、普遍性和必然性的宗教功能。
若從理論的立足點上來看,佛法的基本思想是「緣生性空」,也就是《心經》開頭所說的「照見五蘊皆空」的「空」字,是指宇宙人生無非由於五蘊的因緣假合,若見其性本空,便得解脫自在。這個空是不離有的,本性固然空,現象還是有,若悟即有即空,便得無礙自在。
就如今天這座講堂,原是空的,現在則坐滿了一千多人聽聖嚴演講,等演講結束,我和聽眾離開散光,便又空了。所以唯有空,才是真有用。
可知「有」是暫時變動的,不是永恆不變的,只有空性才能永恆不變。能悟見空性,即能實證無相無我而不執著,隨時隨地靈活運用。這個空有關係的道理,在任何時空裡都是不變的,因此佛法的基本思想,亦是具有其永久性、普遍性和必然性的。
最近修改時間 : 2024-11-21 12:03:33